当前位置: 首页 >> >> 养老服务

白露过后,老年人要注意什么

发布日期:2022-09-08 15:51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白露节气已过,也就是说,秋季的凉爽已让人感受明显。此时的天气特点是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早晚温差大并且越来越干燥。但此时已真正进入了秋天,身体的很多毛病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而老年人特别要保暖润燥、合理锻炼。

  保暖润燥身不露

  进入白露时节后,也就进入了“多事之秋”,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以免早晚气温低导致外周血管收缩,诱发血压升高等心脑血管疾病。

  白露节气,天气将开始变得更加干燥。燥邪伤人,耗伤津液,很容易让人出现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预防“秋燥”刻不容缓。因此,“润其燥”是白露节气的养生大法。

  老年人在饮食上宜清热生津、养阴润肺,像秋藕、莲子、甘蔗等当季食材是不错的选择,具有生津、清除燥热的作用。此时极易发生急性胃肠炎,出现胃痛、腹痛、呕吐、腹泻等,这多是因脾胃受寒引起的。所以,老年人还要注意腹部保暖,少吃生冷食物,以防肠胃疾病。

  另外,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气温虽然温和,但早晚气温低,容易着凉,老年人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所以,白露时节老年人衣着以“不露”为原则,不可赤膊贪凉,以免伤及身体。

  饭后踏踏步扭扭腰

  天气逐渐转凉后,人也容易困乏。很多老年人喜欢午饭后睡一觉,但饭后立刻躺下睡觉很容易对肺造成伤害。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个器官逐渐老化,功能明显衰退,尤其食管及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降低、蠕动变慢,食物易滞留。如果刚吃过饭就平躺睡觉,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进入食管。加之老年人吞咽功能下降,反应较迟钝,食物很容易反流到肺部,对肺产生化学性伤害,如反复发生却没有引起重视,会进一步引起肺部感染。

  因此,老年人要改变吃饱就睡的习惯,饭后最好散步或原地踏踏步、扭扭腰;睡觉时应将枕头垫高一些,使身体倾斜,这样胃内容物就会随重力向下移动而减轻反流,以免分泌物倒流进入气管及支气管内。

  此外,老年人应尽量选择低脂饮食,每餐少量进食,可在上午及下午加餐两次,使胃内压力不会明显升高,以减少食物反流的次数。

  适当秋冻增强抵抗力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老年人可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但一定要适度,不能让自己着凉感冒。

  秋冻使人体适当接受耐寒训练,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对安然度过冬季有益。想增强体质的老年人不妨从白露开始,坚持早晚用冷水洗脸、洗手、漱口。另外,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多变,凉风常会乘虚而入,使人致病。人体夜间受到凉风侵袭,次日就会感觉到全身酸痛、发困乏力,还会引起咽炎、面部神经麻痹等病症。因此,老年人一方面应当注意适当穿衣、盖被,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也不宜过早穿上太厚的衣服,只有适当秋冻才会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