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政动态 >> 工作动态

赣榆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1-07-08 17:07信息来源:赣榆区民政局 浏览次数:

赣榆区柘汪镇被省民政厅列为全省首批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试点单位以来,赣榆区民政局靠前谋划,起草并推动区两办出台《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与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便民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镇村治理一张网、指挥调度一中心”等工作载体为抓手,全力推动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了“全镇域党建引领、全科式政务服务、全能型综合执法、全要素网格治理、全流程智慧调度”的基层创新服务方式,镇政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一、全镇域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政府权责新体系

突显红色领航。搭建“党建+网格”治理模块,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将各类社会治理力量往基层下沉、延伸。加强支部建设。2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党建专员全覆盖,依托智慧党建平台,严格执行一委三会、三资管理等民主监督制度,促进村级规范管理。扁平设置机构。根据三定方案,成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社会事业局、建设局、政法和社会管理办公室、财政和资产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审批局8个职能机构,并经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同意,配齐“两办六局”正副职。重构权责体系。承接区级行政许可权限87项,行政处罚权限449项,涉及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民生事业等事项。

二、全科式政务服务,打造高效便民服务新模式

在全区率先推行“一窗受理”“一窗通办”,实现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是高规格规划布局。内设31个服务窗口,划分综合服务区、“3550”服务专区、税务交通专区、“水电气”联动报装专区等。二是高效率承接事项。国土、水利、供电、天然气等驻镇机构全部进驻。中心直接承接服务事项220项,其中区级赋权87项,形成了“一切审批进中心,窗口之外无审批”的工作闭环。率先推行“一窗通办”,整合设置8个综合服务窗口,实现社保、医保等98项高频服务事项的“一窗受理”“一窗通办”。“3550”改革全面推进,实现不动产登记、企业注册、项目立项、规划建设等重点事项在柘汪的“全链条”自主审批。创新“无纸化”办公,在全区率先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后台全程“线上流转”无纸化审批。

三、全能型综合执法,打造全域联动执法新常态

强化资源整合。整合城管、渔业、农业、文化、安监等执法队伍,成立镇综合执法局,综合设置3个执法中队共70人,形成专辅结合的综合执法队伍,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强化实战执法。研发“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系统,执法队员可随时接收平台分派的案件任务,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处理和反馈。建立常态化流动巡查机制,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实现了由被动执法向主动服务管理转变。推进联合执法。打破条线限制,建立“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区级下放执法事项和镇级执法事项全部纳入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国土、环保等未赋权事项,由镇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统一调度,实行联合执法,形成联动态势,凝聚了执法合力,提高了执法效率。

四、全要素网格治理,打造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依托网格化治理,将各类事件布局于网格中,构建一网式一体化治理新格局。统筹设置网格。按照镇区、村庄、港口、产业园区的布局,全镇共划分48个综合网格和6个专属网格,将党建、包村、综合执法、公安等条线责任人员纳入网格管理。推动网格共治。通过“智慧柘汪”数据系统,建立社会治理数据汇聚机制,将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纳入网格化管理。统筹城市综合、民生保障、治安法制、安全监管等九大板块,构建“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工作格局。实行闭环管理。实行“六定八步”工作法,按照“定格、定人、定岗、定时、定标、定责”的工作要求,和“采集上报、信息核实、确认受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八步处置流程,对网格管理员和网格事项实行闭环式管理。

五、全流程智慧调度,打造社会管理智慧新平台

实体化、实战化运作联动指挥中心,做到“上面千条线指挥,下面一张网兜底”。强导向促应用。全新布局建设联动指挥中心,硬件配置、运转流畅度均处于领先水平。重实用促实战。通过网格员上报,村、条线提交,智慧园区、禁违控违、安全生产、资产管理等平台传递、各类监控视频显示、12345、阳光信访系统反馈等,统一调度指派,全面推广平台使用。抓考核促常态。将网格化考核纳入村级季度绩效考核,与干部待遇挂钩,一日一统计,一日一扣分,直接调动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