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政动态 >> 工作动态

我市“一委三会”标准化 助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

发布日期:2020-11-12 20:43信息来源:局社区处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深耕细作10余年,在农村社区推广运用了“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协商、村委会实施、监委会监督、村民参与”的“一委三会”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2018年底,这一模式在该市1420个农村社区实现了全覆盖。为了使这一创新能够在基层规范运作、取得实效,特别是解决农房改善进程中出现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中的难题, 2019年7月,我市开展“一委三会”标准化建设,该项目列入连云港市地方标准项目。一年多以来,经过深入调研、撰写文本、征求意见、专家评审、乡村试点、对外公示等环节,于2020年10月16日正式对外发布江苏省第一个农村社区治理地方标准——《连云港市农村社区“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标准化规范

 “一委三会”标准化建设,形成了基层可遵照执行、上级可考核监督的标准体系。这一标准体系包括《基本要求》、《村党组织运行规范》、《村民议事会运行规范》、《评价规范》四个部分,其中,《基本要求》规定了“一委三会”的内涵以及“一委”和“三会”的定位、相互关系、运行依据,保障了“一委三会”运行的合法性。《村党组织运行规范》规定了村党组织的运行原则、运行要求,以及领导“三会”具体工作要求,便于村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议事会运行规范》规定了村民议事会的组成与管理规范、议事原则、流程和要求等,使基层更易掌握和操作。《评价规范》规定了“一委三会”的评价组织、评价方式、评价流程、评价要求和评价指标,明确了督查、抽查、检查和自查四种评价形式,并特别突出群众满意度指标的测评,使“一委三会”运行更加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回应群众的关切。

“一委三会”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经验。“一委三会”标准化建设,规范了村级组织的工作程序,强化了对村干部运行权利的监督,同时增强了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畅通了民主渠道。特别是针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出现的公共空间治理难、人员融合难、管理难等问题,通过村级事务让村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广大村民的思想观念实现了由“被动旁观”向“主动参与”的转变,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新型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对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合力、推动发展富民、维护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领导下的农村社区,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提供了现实借鉴。

“一委三会”标准化建设,实现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根本转变。我市“一委三会”标准化建设,为深化“一委三会”乡村治理模式提供了新方向,为提升新型农村治理水平提供了新动力,有效解决了基层组织弱化、民主协商方法不完善、群众参与渠道不畅通、权力运行监督乏力等难题,破除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现实问题,及时回应了群众的诉求,化解了矛盾问题。自2019年7月开展“一委三会”标准化建设至今,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共召开村民议事会1457次,议定事项2312个,解决矛盾1115起,“有事好商量、有事要商量”在连云港市新型农村社区已蔚然成风,有效实现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