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政动态 >> 工作动态

灌云县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19-09-26 08:58信息来源:灌云县民政局 浏览次数:

近年来,灌云县把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及社会力量参与养老的多元作用,创新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初步建立政策化支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发展、专业化服务的良性机制,养老服务正逐步从“有保障”升级为“高质量”。

政策化支持,养老服务更有保障

强化政策保障。坚持以系统化思维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出台《县政府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办法》等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明确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要素保障。为养老服务业高质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强化组织保障。县政府将养老服务业发展列入全县经济发展目标计划,把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全县民生实事工程,并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为组织的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高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将相关指标纳入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任务书,签订目标责任状,逐条逐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认真落实督促检查制度,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专项督查等方式,及时跟踪掌握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养老服务业高质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资金保障。采取财政资金支持、税费优惠政策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等措施,强化养老服务资金保障,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开辟多元投入渠道,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近年来,该县投入养老服务业经费达1亿多元,建设了包括县社会福利中心、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侍庄、东王集日间照料中心等一批养老服务精品工程。

市场化运作,养老服务更有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在养老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公办民营”。为进一步盘活五保供养机构的闲置资源,提高床位的入住率,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通过租赁、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推动乡镇五保供养机构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到2018年底,全县12所乡镇五保供养机构全部拆开“围墙”,增挂养老服务中心或老年公寓的牌子,面向社会收住老人,使服务“走”出养老院,养老床位利用率也从40%提高到85%以上。

健全养老服务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把服务质量的提升变成可量化的指标,制定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体系“地方标准”,带动养老服务在技术、管理、服务质量和硬件设施方面的全面提升。该县社会福利中心入选江苏省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试点单位,顺利通过江苏省民政厅、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组织开展江苏省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试点项目评审验收。

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合作运营等方式,投资发展养老服务业。对社会力量举办床位在30张以上,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2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投资项目,列入县级服务业重点项目,优先给予用地保障。明确新建小区要按照每百户20-30平方米,已建小区每百户15-2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完善并督促落实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在全融投融资、用工、税费、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进一步激活了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全县建成各类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87个,其中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个、城乡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2个,老年餐桌8个。

社会化发展,养老服务更可持续

创新社会化养老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力量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低保家庭中60周岁以上失能老人、失独老人,低保家庭和分散供养的特困对象中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服务补贴,补贴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的方式,托底保障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已由试点逐步向社会推开。2018年累计投入购买服务资金80多万元,受益老人8807名。

推动社会力量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在结构和功能调整中,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向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护理院转型。灌云县仁济医院作为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投资3000万元建成县同仁医养康护理院,开启“医养一体化”新型养老模式。推广“养老院+医院”新养老模式,鼓励养老机构与构建多种形式的医疗养老联合体。目前,该县12所公办养老机构均设立了医疗机构,实现了入住老人看病“小病不出院门、大病及时救治”。

强化社会组织作用,将公益创投项目资金向养老服务领域倾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打造“乐享幸福人生”、“创新社区治理、精准服务民生”等一批社会组织为老服务项目,在托底保障困难老人、推动医养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开展分散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提高了分散特困人员供养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新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引入社会力量进入智慧养老领域,借助政府服务热线,成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整合社会上的养老服务资源、建立标准统一、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县、乡、村互通互联、线上线下服务融合、通过“虚”的网络实现“实”的服务,老人只要打一个电话,中心就会及时安排人员为求助老人提代家政服务、助医服务和精神慰藉等线上线下服务,统计数据显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已覆盖到150多个社区,2018年累计为老年群体提供上门服务15000余人次,被老人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专业化服务养老服务更接地气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对养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全县最大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县老年公寓,为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先行探路,率先在全县养老机构中实行公办民营,与上海三心美德有限公司签约,借助其高端养老服务资源,通过组建专业化、年轻化的管理服务团队和配备专业设备,实行社会化运营、专业化养老服务,让养老服务更接地气,老人不出院门,就可以享受健身娱乐、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一条龙的专业的养老服务,县老年公寓通过专业精准的养老服务,逐步探索形成专业化运营模式,不仅提高了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赢得了更多老年人的青睐,入住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8%以上,也为全县养老服务专业化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目前,灌云县老年公寓正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助推全县养老服务业专业化发展。

养老服务的核心是人才,养老护理员作为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力量,不仅数量少、供需矛盾突出,专业化水平也较低,为打造专业化养老护理员队伍,灌云县以提升质量为导向,实施养老护理人才培训工程。投入60多万元,在县老年公寓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将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分散的人力资源加以整合,通过系统免费培训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两年来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130余人次,养老护理员培训率达100%,取得国家承认的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人员达112名。将养老护理员岗位纳入财政补贴范畴,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后,在养老机构护理岗位连续从业2年以上的人员,分别给予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一次性奖励。全县有43名养老护理员享受该项政策红利。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已成为灌云县常态措施,不仅使更多人通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缓解养老机构对专业人才的紧张需求,也为养老服务接地气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丁茂柏)